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数字鸿沟下的挑战,全球31亿人无智能手机上网的困境

  • 资讯
  • 2025-09-25 01:35:21
  • 4

在21世纪的今天,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生活、工作乃至社会结构,智能手机作为这一变革的标志性产物,不仅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、学习知识、娱乐社交的重要工具,更是连接全球、促进经济交流的桥梁,在这片数字海洋中,仍有一片广袤的陆地——超过31亿的人口,因各种原因无法拥有智能手机,更无法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与机遇,这一现象,不仅是对技术进步的讽刺,更是全球发展不平衡、不平等问题的深刻反映。

数字鸿沟的成因

数字鸿沟下的挑战,全球31亿人无智能手机上网的困境

1. 经济因素: 贫困是阻碍人们拥有智能手机的最直接原因,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家庭而言,购买一部智能手机及其必要的网络服务是一笔不小的开销,在低收入群体中,即使有购买意愿,也往往因经济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。

2. 基础设施不足: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到人们接触智能手机的可能性,在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,由于网络覆盖不足、电力供应不稳定等因素,即使有购买能力,也无法使用智能手机上网。

3. 教育水平: 较低的教育水平限制了人们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,在许多地区,由于教育资源匮乏,人们对于智能手机的认知有限,甚至存在数字排斥(digital exclusion)的现象,即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无法利用数字资源。

4. 政策与监管: 某些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监管措施也可能成为障碍,数据费用高昂、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垄断行为等,都会加剧数字鸿沟。

无智能手机上网的影响

1. 教育机会不均等: 缺乏互联网接入意味着这些人群无法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获取知识,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的城乡、贫富差距,对于儿童而言,这可能意味着失去了通过在线学习工具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机会。

2. 经济参与受限: 智能手机不仅是信息获取的工具,也是参与数字经济、寻找工作机会的重要途径,无智能手机上网的人群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,难以利用数字平台进行求职、创业或参与远程工作。

3. 社会孤立与健康风险: 互联网不仅是社交的媒介,也是获取健康信息和资源的重要渠道,缺乏这一渠道,可能导致人们在面对公共卫生危机时(如疫情期间)信息闭塞,增加健康风险和社交孤立感。

应对措施与展望

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,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需采取综合措施,以缩小数字鸿沟,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数字时代的红利。

1. 政策支持与投资: 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,如提供智能手机补贴、减免网络费用、建设更广泛且稳定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等,鼓励私营部门参与,通过公共-私营合作模式(PPP)加速基础设施建设。

2. 教育与技能培训: 加强数字素养教育,特别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,确保他们能够安全、有效地使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,为成年人提供技能培训项目,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数字技能,以适应数字化工作环境。

3. 促进公平竞争与降低成本: 打破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垄断局面,鼓励竞争以降低数据费用和服务成本,开发适合低收入人群的廉价智能手机和简化版互联网服务,确保技术普及的广泛性和可负担性。

4. 增强国际合作: 数字鸿沟是全球性问题,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,通过分享经验、技术转移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加强合作,特别是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冲突地区的援助。

全球仍有31亿人用不起智能手机上网的现状,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痛点,也是对人类社会公平与进步的考验,面对这一挑战,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或袖手旁观,通过政策引导、教育普及、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,我们可以逐步缩小这一鸿沟,让每个人都能站在数字时代的同一起跑线上,这不仅是对技术进步的追求,更是对人类共同福祉的承诺,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,为那些尚未被数字浪潮触及的人们点亮一盏明灯,共同迈向一个更加包容、更加繁荣的未来。

有话要说...